<圖片擷取自網路>
你的心中如何定義浪漫?
對於對方的付出,你有多少的體會和心動?
沒有感受到浪漫的時候,會不會是自己的翻譯系統不夠先進、完善?
我認識的一位職場女性,結婚至少十年了,老公是沉默寡言但默默付出的類型,從來不說我愛你,但每每在疲憊的下班後,將所有家事一手包辦。
一次老公到外地出差,為了喜愛吃麵包的老婆,特地去買了大名鼎鼎的吳XX麵包回來。
到家後,老婆問:「你有沒有想我呀?」
老公答:「沒有想妳怎麼會買麵包給妳?」
這位女性轉述的時候,我和朋友都覺得老公的回答超級浪漫,但是,她卻抱怨她老公的不會講話和不浪漫。
覺得不浪漫,會不會是因為心中已經有了標準答案。
但是這個標準答案,是不是自己的一廂情願?
從交往到結婚,雙方也認識十幾年了,自己的老公究竟是什麼模樣應該很清楚。
不實際的公主想法卻留在心中,如果對方沒有配合演出幻想情節,就在心中怨懟。
如果喜歡對方甜言蜜語,是不是當初就不應該嫁給這樣的人?
還是自己明明欣賞對方的默默付出,卻又同時要對方準確地說出魔法的話語?
要對方完全符合自己心中的期待,這難道不是一種霸權?
比起簡單就可說出的話語,要學會的,應該是體會到話語背後的真心,要相信的,應該是付諸的行動吧?
從不同家庭背景、成長環境、愛情經驗出來的人,表達自己的浪漫和付出方式本來就不可能相同。
沒有想妳怎麼會買麵包給妳?
我和朋友覺得那句話浪漫,是因為我們有翻譯的能力。
我們把它翻譯成了:「當然有想妳呀!而且因為想妳,還特地去買了你最愛吃的麵包給妳!」
那位女性的大腦理解和感情接收狀態呈現單線道,凡是我超級想妳,想死你了以外的話語,都無法讓她感動。
而浪漫有時不就是要出乎意料?
對方回答了心中想要的答案,不會覺得一點驚喜感也沒有嗎?
究竟,誰才是不浪漫的人呢?
不檢查自己的翻譯系統,不更新自己的感情成熟度,無視對方的付出,一味責怪對方的脫軌演出,這樣的人,怎麼可能體會幸福?
無法體會幸福,又要如何去擁有?